每天朝九晚五,忙得脚不沾地,下班后只想瘫着,别说做饭,连动一下都觉得累。可看着体重秤上只增不减的数字,心里又忍不住焦虑。点外卖吧,油腻重口,健康与否全看商家心情;自己做饭,费时费力,坚持两天就没了下文。
这大概是很多上班族的真实写照。其实,解决之道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复杂,关键就在于“备餐”。别把它想得过于严肃和高深,它本质上就是一种“偷懒”的智慧,一次性花点时间,换来一整周的轻松和省心。
想要备餐高效,周末抽出1-2小时就够了。首先,我们需要一个简单的计划。一周的减脂饮食,并不需要顿顿都是“鸡胸肉配西兰花”那般枯燥。核心原则是:优质碳水+优质蛋白+大量蔬菜。
优质碳水是身体的燃料,选择慢升糖的复合碳水,能提供持久的饱腹感和能量。推荐:糙米、藜麦、燕麦、红薯、紫薯、玉米。
优质蛋白是构建肌肉、提高代谢的关键,饱腹感极强。推荐:鸡胸肉、鱼肉(三文鱼、巴沙鱼)、虾仁、牛肉、豆腐、鸡蛋。
大量蔬菜提供丰富的维生素、矿物质和膳食纤维,而且热量极低。推荐:西兰花、菠菜、生菜、黄瓜、番茄、蘑菇、彩椒。
根据这个公式,我们可以轻松搭配出一周的菜单。比如:周一:糙米饭+烤鸡胸肉+蒜蓉西兰花;周二:藜麦饭+香煎龙利鱼+凉拌黄瓜;周三:红薯+黑椒牛肉粒+清炒菌菇……以此类推,可以每天换着花样来。
计划好后,就是集中处理食材了。这个步骤是省时的精髓所在。
清洗切配:将所有需要用的蔬菜洗净、切好。像西兰花、胡萝卜这类可以焯水后沥干冷却,绿叶蔬菜如生菜、菠菜则洗净后甩干水分。肉类按每餐份量切割、腌制(可以用不同的酱料如黑椒汁、照烧汁、新奥尔良粉等区分口味)。
批量烹饪:主食类,如糙米、藜麦,可以用电饭煲一次性煮好。蛋白质,如鸡胸肉、牛肉,可以批量用烤箱烘烤或用平底锅煎熟。蔬菜除了部分适合凉拌的,也可以批量清炒或焯水。
科学分装:这是保证食物新鲜和方便取用的最后一步。准备好多个保鲜盒。最推荐的方法是“按餐分装”,即将一餐的碳水、蛋白质和蔬菜直接组合在一个饭盒里,吃的时候直接拿一盒加热即可,无比方便。
辛辛苦苦做好的备餐,储存不当可就前功尽弃了。记住一个原则:熟食冷却后再冷藏。热食直接放进冰箱会提升冰箱内部温度,影响其他食物保存,也更容易滋生细菌。做好的食物在室温下放置到不烫手后,就应及时放入冰箱冷藏(0-4℃),这样能保存3-4天。如果计划吃更久,就需要将一部分进行冷冻,吃的前一晚拿到冷藏室解冻。
吃的时候,如何复热也很重要。米饭、肉类可以用微波炉高火加热2-3分钟。蔬菜,尤其是叶菜类,二次加热口感会变差,因此更建议当餐现吃或采用凉拌形式。微波炉加热时,可以稍微撒一点水,防止食物变干。
也许有人会觉得,每周吃一样的食物很乏味。其实,备餐的乐趣在于“基配万变”。我们准备好的是基础组件,吃的时候完全可以利用不同的低卡酱料来创造新口味。比如,一盒基础的“糙米+鸡胸肉+西兰花”,可以淋上黑椒汁、泰式甜辣酱、油醋汁或者是无糖酸奶调制的薄荷酱,瞬间就能变成截然不同的风味。
减脂备餐,与其说是一种饮食方式,不如说是一种生活态度。它让你从日常的饮食选择焦虑中解放出来,把节省下来的时间和精力,用在更重要的事情上。它更是一种温柔的自律,让你在忙碌中,也能照顾好自己。从这个周末开始,不妨尝试一下,花一点点时间,为自己准备下一周的健康与安心。